廈門日報報道|聚焦先進制造業:海翼集團擁抱變革,煥新活力

聚焦先進制造業:海翼集團擁抱變革,煥新活力
5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公布最新國企改革“雙百企業”名單,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廈門海翼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廈工股份憑借優秀的改革創新成果再次入選。2022年新加入國貿控股集團大家園的海翼集團,一時成為關注的熱點。
在廈門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實施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和先進制造業倍增計劃,培育打造引領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過程中,國企是重要力量。
作為廈門先進制造業板塊的重要力量,海翼集團的一舉一動牽動人心。國貿控股集團黨委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同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相結合,高標準高質量開展主題教育,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市國資委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堅持黨建創新引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改革重組落地見效。一年多來,各項改革任務逐步推進,海翼集團改革重組不斷聚焦主業、提質增效,“整”出新氣象,“改”出新活力。
做強主體、做大集群、做優生態,助推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加入國貿控股大家園后,海翼集團凈資產增長67.8%,今年1月至4月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增長,“海翼集團積極融入全市‘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了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三大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全新發展格局,打造初具規模的先進制造業投資平臺?!眹Q控股集團主要負責人表示。
優化資源整合 推進產業擴容緊扣特區發展需求,打造投資平臺
制造業是國之根本、強國之基。發展先進制造業,既是城市競爭的需要,更彰顯了廈門經濟特區擔當國家和民族歷史責任的抱負。
國貿控股集團與海翼集團的重整,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通過高效協同,充分激發資源優化整合的潛力,達到“1+1>2”的效果,真正實現市委市政府對海翼集團重整工作的愿望,實現高質量發展。
根據廈門國企改革工作部署,海翼集團定位為廈門市先進制造業投資平臺?!斑@個全新定位,是壓力也是動力,我們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闖出一條創先之路?!眹Q控股集團主要負責人說。
舉一綱而萬目張。以思想之“變”,引領行動之“變”,撬動發展之“變”。
對于重組,海翼集團上下積極響應和支持,重組工作有序、平穩、順利。重組整合后,集團的第一個大動作,便是攜手國際知名戰略咨詢機構重新梳理編制海翼集團及各投資企業2022年-2025年戰略規劃。
緊扣國家戰略方向和特區發展需求,海翼集團定位為“國內一流先進制造業投資平臺,區域制造業發展核心引擎”,聚焦“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三大產業鏈,實施產業經營、產業園區、產業投資、產業基金“四輪驅動”運作模式,實現“做大做強核心主業,集聚千億級產業規模;提升本土產業鏈競爭力,支撐廈門制造業倍增突破”發展目標。
站在高質量發展大局,國貿控股集團從政策、資源、業務等方面對海翼集團進行加持。在海翼集團加入后,國貿控股集團重新梳理提升戰略規劃,新開辟先進制造賽道,著力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將國貿控股集團全資子公司國貿產業公司無償劃轉至海翼集團,為海翼集團注入先進制造業股權;剝離海翼集團的貿易、地產、類金融業務,聚焦制造業主業;加大業務協同,推動干部交流輪崗……雙方相互支撐、相互賦能的協同效應不斷顯現,推動整體資源配置效率提升。
“聚焦主業、提質增效,在這個過程中,有過彷徨、有過猶豫,但我們堅定信心,用最快的時間調整布局,謀求新發展?!眹Q控股副總經理兼海翼集團董事長曾挺毅感慨地說,“發展制造業很難,要練硬功夫、打持久戰,我們必須集中精力和資源,堅持長期主義,心無旁騖專注于制造業發展?!?/font>
加快機制變革 融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激發發展內生動力 積極拓展海內外市場
提及海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廈工股份是繞不開的話題。
廈門人有著濃濃的廈工情結——走過72年風雨的廈工股份,是廈門歷史最為悠久的制造業品牌,也是中國工程機械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品牌之一。
隨著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作為曾坐上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頭把交椅的廈工股份,急需調整原有機制,這成為海翼集團整合后面臨的一個重要考驗。
這一年來,廈工股份以市場化改革為指導思想,推進機制創新,加大低效無效資產處置。一系列舉措下,廈工實現提質增效,2022年扭虧為盈,迎來發展新氣象——緊跟智能化、電動化浪潮,重磅推出廈工XG958-EV電動裝載機。今年4月,廈工巴西公司交付中心于巴西圣保羅州萊蒙市正式啟用,標志著廈工在美洲的產品交付能力實現質的飛躍,大大提升了廈工的品牌形象和渠道凝聚力。
改革舉措串點成線,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再把視野放到海翼集團下屬的其他企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新氣象、新面貌不斷呈現。
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已劃轉到海翼集團的國貿產業公司牽頭投資的天馬8.6代新型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和天馬新型顯示技術研究院項目于去年9月動工,將顯著提升廈門在全球顯示領域的區域中心地位。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方面,海翼集團新成立的國貿新能源科技公司積極拓展光伏清潔能源項目,已成功啟動福建、海南等多省份近10個清潔新能源項目,首個項目計劃5月底并網發電。同樣位于高端裝備產業鏈的銀華機械,是一家專業從事液壓元件生產的企業,公司從傳統制造工廠逐步升級為智能化制造企業,2022年入選福建省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標桿企業……
近日,國貿控股集團與ABB集團在瑞士蘇黎世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同意在現有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在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節能減排、城市建設運營、供應鏈等方面強強聯合。海翼集團也將以此為契機,加強與歐洲制造業企業在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合作,深入挖掘碳中和、新能源及節能減排合作商機,共同支持廈門市先進制造業倍增計劃及高質量發展,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為廈門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貢獻力量。
賡續創先文化 推行“賽馬機制”強化人才支撐 增強企業凝聚力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
人是重要的生產力,是影響國有企業活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健全現代法人治理結構的關鍵和基礎。
一年來,海翼集團深化機制改革,突出市場化導向,以機制優化、激勵保障、政策賦能,探索人才培育新路徑,激活人才發展新引擎。
在戰略規劃推進的同時,一場由海翼集團與國內知名的咨詢機構聯手“操刀”的組織診斷在海翼集團進行。診斷顯示,集團人才發展存在短板,包括干部年齡偏大、斷層等,在核心業務骨干的培訓方面也存在提升空間。
“在這個組織診斷的基礎上,集團編制了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戰略規劃,并提出薪酬績效體系優化方案,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匯聚人才動能?!焙R砑瘓F總經理林瑞進告訴記者。
海翼集團對內推行“賽馬機制”,實行競聘上崗和評優創先,對外加大市場化招聘,引進核心崗位人才,積極打造聚才引才的“強磁場”。去年下半年至今,海翼集團已通過市場化機制引進了6名高端人才,有效彌補了人才缺乏的短板。另外,積極構建多層次、廣覆蓋的人才培養體系,以培訓賦能員工,其中面向高中層的領翼計劃已成功舉辦5期培訓,有效提升了高中層干部的經營管理能力。
融合先進的企業文化,才能真正增強企業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為企業科學、健康、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國貿控股集團去年發布創先文化,借這個契機,我們把創先文化融入海翼集團的企業文化,形成企業文化行動綱領?!焙R砑瘓F黨委副書記葉厚飛介紹說,“在梳理討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家對國貿創先文化的接受度、認可度、認同度非常高?!比缃?,“要做就做一流”的企業精神已深度融入海翼集團干部員工日常經營管理各個環節之中。
在創先文化的引領下,海翼集團干部職工秉承“一流引領、真實擔當、奮斗為本、共創共享”的核心價值觀,干事創業勁頭更足了。蔡月華,銀華機械一名普通員工,今年獲評福建省勞動模范,他說:“我們要創先爭優,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展現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以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要?!?/font>
承擔社會責任 加強ESG建設工作,服務社會發展 彰顯國企擔當
國之大者,為國為民。履行社會責任,對國有企業來說,是與生俱來的屬性,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海翼集團看來,一個企業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創造了多少物質財富,也體現在實現了多少社會價值,承擔了多少社會責任。海翼集團加強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建設工作,在聚焦產業引領、綠色發展、助力極地科考、鄉村振興、公益慈善等領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走在前、做表率。
萬里征程,筑夢南極。4月6日,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完成考察任務回國,圓滿完成此次科考機械保障任務的廈工機械師也成功返廈。4位廈工機械師,踏著“南極英雄”蓋軍銜的光輝足跡,憑借硬核的專業實力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圓滿完成中山站、昆侖站、羅斯海新站以及南極內陸考察的車輛運輸、設備維護等后勤保障任務。截至目前,廈工機械師先后有20人、多達39人次參加南極考察,為國家極地科考事業貢獻力量。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廈工機械(焦作)有限公司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啟動綠色涂裝中心項目,通過整體聯合廠房工藝設備改造升級,成為我國首批VOCs治理源頭替代典型企業。投產后園區有組織污染物排放下降97.6%,無組織污染物排放下降92.9%,溶劑涂料使用量下降98.3%,危廢處置量下降95.2%。國貿新能源科技公司預計年底并網發電量約3000萬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2萬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3萬噸,降低二氧化硫排放987萬噸,對節能減排的貢獻相當于植樹182.8萬棵。
參與社會公益,是企業勇擔當社會責任的表現。在2023年廈門市慈善總會第四期“雨露育青苗”項目中,海翼廈工慈善基金結對幫扶同安區、集美區55名孤困兒童。一直以來,海翼集團致力于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做實做好“雨露育青苗”“愛心公益助學”“海翼愛心圖書室”等社會公益品牌項目,累計資助千余名貧困學子升學求學。
未來,國貿控股集團和海翼集團將充分利用國資國企資源積累、產業基礎、核心能力優勢,力爭在十四五期間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先進制造業投資平臺,為廈門制造業發揮“優結構、引龍頭、控核心、育生態、促升級”五大關鍵作用,在廈門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倍增計劃、促進廈門市先進制造業板塊做優做強做大中發揮國企擔當,為廈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發揮更大作用。
國貿控股集團重組海翼集團大事記:
2021年12月30日,市委市政府決定由國貿控股集團重組海翼集團。
2022年1月27日,海翼集團召開2022年度工作會議。國貿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許曉曦作題為《堅定發展信心、共創美好未來》的發言。
2022年3月25日,海翼集團100%股權完成劃轉進入國貿控股集團,標志著海翼集團正式成為國貿控股大家園中的一員。
2022年7月4日,海翼集團正式發布全新編制的2022年-2025年戰略規劃,掀開了新時代發展新篇章。
2022年7月18日,海翼集團新設成立廈門國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新能源產業。
2022年9月13日,國貿控股集團將全資子公司廈門國貿產業有限公司無償劃轉至海翼集團,將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及第8.6代新型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等優質先進制造業資源注入海翼集團,增加了海翼集團歸母凈資產53.85億元,整體實力躍上新臺階。
2022年9月29日,廈門國貿產業有限公司投資的百億量級工業項目天馬光電子第8.6代新型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在廈門開工建設。
2022年12月1日,海翼集團發布人力資源戰略及人才子戰略規劃。
2022年12月9日,海翼集團發布數字化戰略規劃。
2023年1月9日,海翼集團成立了廈門新翼智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提交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申請。
2023年4月8日,國貿新能源科技公司首個異地清潔項目—海南國貿物流光伏項目開工。
2023年4月15日,國貿控股集團與ABB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在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節能減排、城市建設運營、供應鏈等方面深化合作。
海翼集團龍舟代表隊參加由國貿控股集團主辦的第二屆青年龍舟健身賽,充分展現出創先文化的良好精神風貌。
廈工巴西公司交付中心承擔著市場推廣、營銷服務、售后培訓、品牌展示等一系列功能。
廈工中鐵082號泥水平衡盾構機開挖直徑7.02米,整機總長115米,總重約750噸,將應用于廈門電力與清水進島隧道項目。
銀華機械產品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設備、環衛設備、高空作業平臺、工程機械、特種車輛、機場港口設備等領域。
國貿新能源公司主要從事光伏等清潔能源電站開發、建設、運營和服務,并同步在全國布局儲能、氫能、智慧能源管理、園區熱冷氣供應等合資合作項目。